【大赛作品解读】 奥林匹斯工厂
第三届“天华杯”ART&TECH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一等奖
作品展示
设计说明
从消费空间的发展来看,技术的介入成为了主导新型消费空间模式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虚拟消费空间的出现、支付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都影响着我们对未来消费空间设计的思考。未来会是什么样以及未来的消费空间该如何定义是本次设计方案的出发点。
设计策略
把视角聚焦到体育运动。从公元前最开始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到当下的全民运动、智能运动、时尚运动,再对应到相应的各种体育运动品商店、健身俱乐部、时尚作品秀。这些变化从侧面折射了现代消费空间在技术的影响下呈现出不断生长、相互叠加渗透的趋势。
相信在未来的2048年,在技术和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的影响下,当下被人关注的与运动相关的健康、时尚、竞技、享受在未来会越演愈烈,更加明显。
设计概念
通过图像操作的手法,将具体类型的空间片段图像化。
例如与竞技相对应的斗兽场、体育馆;与健康相关的健身房、运动场;与时尚相关的展示T台、展示橱窗、舞台;与享受相对应的俱乐部、KTV、夜场、酒吧等。
将类型片段当中的建筑原型提取出来,作为组织空间的基本元素。
未来的消费空间呈现一种不断生长,各种业态相互叠加渗透的趋势,边界不断地被模糊掉,建筑的透明性在空间中显现出来。
以空间原型作为基本元素,通过层次叠加、网格偏移、坐标旋转、复制剪切的操作手法对空间进行解构、重组,这样形成的空间同时从属于多个系统。
消费者可以通过空间当中视线上的无界限性感受空间的变化。生成的空间像抽象画作那样充满更多阅读的可能性。通过对以往和当今空间类型的拼贴、变形,环境不再只是静止的形态,而是与人关联的动态机制。
四个主题空间
设计总结
设计团队
获奖选手:王勇
指导老师:梁雯
所属院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方案设想了未来的2048年,人们将会走进这样一个运动体验工厂。它最初由四个车间组成,是一个可以不断生长的综合体。
设计过程中将涉及“类型”、“现象透明性”概念的运用,最终成果更多地强调观念性的空间表达,对消费空间是一种叙事性的诠释,是未来消费现象物化的表现。
设计方案中,消费现象被数字技术分解、改变,“物质空间”与“虚拟空间”、过去与未来都重叠、交融在一起。
四个主题车间是未来消费现象物化的表现,图像操作是本次方案中讨论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对以往和当今空间类型的拼贴、变形,并借此对未来的消费空间进行再定义。
在这样的操作下,环境不再只是静止的形态,而是与人关联的动态机制。它不仅关系到人的行为,还影响人内心的恐惧、愤怒、喜悦、焦虑,以及美好的愿望。